一、通報概況
2021年8月,歐洲30個國家通過 RASFF通報了381批產品,排名前三的產品依次是水果和蔬菜(41起,占比10.76%),堅果、堅果制品和種子(32起,占比8.40%),香草和香料(30起,占比8.14%),占總通報數的27.30%。發布通報數量前三的國家分別是德國(61起,占比16.01%),荷蘭(44起,占比11.55%),西班牙(42起,占比11.02%),占總通報數的38.58%。中國出口產品被通報21起(不包含香港、澳門和臺灣),占總通報量的5.51%。被通報產品數量排名前三的是食品接觸材料(13起,占比61.90%),香草和香料(2起,9.52%),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品(2起,9.52%),占同期 RASFF 對中國產品通報總數的 80.95%。通報中國產品數量排名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(4起,占比19.05%),其次是波蘭(3起,占比14.29%)、比利時(3起,占比14.29%)和愛沙尼亞(3起,占比14.29%)。
二、通報原因
食品:2021年8月,中國出口的各類食品被RASFF通報8起,包括五香粉、小龍蝦、鱈魚、黃原膠等。通報原因主要為環氧乙烷殘留、檢出沙門氏菌、含有違禁物質或未經授權的物質等。
食品接觸產品:2021年8月,中國出口的各類食品接觸產品被 RASFF 通報13起,包括密胺餐具、土豆搗碎器、C-PLA刀、竹杯等。通報原因主要為初級芳香胺遷移、未經授權使用竹子等。
飼料:2021年8月,中國出口的各類飼料產品未被RASFF通報。
數據來源:https://webgate.ec.europa.eu/rasff-window/screen/search?event=SearchForm&cleanSearch=1
(說明:本文分析數據以RASFF官網2021年9月1日發布的數據為基礎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