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客电竞-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

淘汰母豬?死扛?豬價還有沒有可能反彈?!

  近期豬價依舊跌跌不休,不少養戶淘汰低能母豬,而為了避免損失,目前各大豬企都在加大主動產能去化,而劣勢產能的三元母豬、后備母豬就成為了大家淘汰的主要對象。在這種形勢下,也有不少養戶存在疑慮

  近期豬價依舊跌跌不休,不少養戶淘汰低能母豬,而為了避免損失,目前各大豬企都在加大主動產能去化,而劣勢產能的三元母豬、后備母豬就成為了大家淘汰的主要對象。在這種形勢下,也有不少養戶存在疑慮,淘汰母豬也是虧,死守也是虧,究竟該如何選擇?

  01.低能母豬淘汰加劇,規模豬場也扛不住了?

  8月已收尾,9月即將來,豬價反彈似乎要成空,行情下跌根本停不下來。截止到30日,豬價還在跌,外三元平均價格跌至7元附近,不僅南方銷區還在跌,就連剛剛出現好轉反彈跡象的東北,華北產區,相繼再次進入下跌通道,單日跌幅0.1~0.2元/斤,豬價跌回了6元通道。

  早在8月下旬的時候,不少人還紛紛看好9月豬價開門紅的出現,認為隨著天氣轉涼,消費旺季的來到,牛豬拋售的結束,在開學季的助攻下,豬價隨著市場消費好轉的拉升,勢必會迎來一波不小的觸底反彈,畢竟每年這個時候豬價都會出現一定的反彈上漲,老百姓們稱之為季節性反彈。如今來看,真的是太打臉了!隨著9月消費旺季的來到,豬價非但沒有出現所謂的回暖反彈,反而迎來了更大范圍的無休止連跌。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  說白了,還是因為市場出欄的生豬太多了。多到什么程度呢?下面一組數據就說說明了情況。根據國家統計局發表的數據顯示,截止到6月末,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數量達到了43911萬頭,同比增長了9915萬頭,能繁母豬存欄達到了4564萬頭,同比增長了934萬頭,上半年出欄生豬數量達到了33742萬頭,同比增長了34.2%,三項數據增長幅度創下了近5年新高。這也是五六月份豬價出現跳水大跌的主要原因。

  而消費方面,由于各種因素影響,市場增長速度一直不太樂觀。一方面前期豬肉居高不下,人們替代消費大幅增加,從而減少了豬肉消費,即便后期豬肉價格大幅下降,依然沒有太大的改善。另一方面,三伏天氣的來臨,給豬肉市場消費降溫不少,天氣炎熱,人們飲食清淡,豬肉消費急劇下滑。加上進口豬肉數量的增加,讓本就疲軟不振的鮮肉市場猶如雪上加霜,根據數據統計顯示,1~7月份豬肉進口累計數量達到了266萬噸,同比增長了3.9%,而消費方面,有業內人士預計,環比同期減少了40%,供強需弱已成趨勢!

  劣勢母豬淘汰加劇

  如今雖然已經進入三季度了,經過多次輪番大跌,市場牛豬已經拋售殆盡,加上天氣轉涼,學生開學季的來到,按道理豬價迎來出現一定的反彈上漲。然而現實是殘酷的,雖然市場牛豬拋售的差不多了,但是市場標豬卻是越來越多。豬價下跌之際,國內生豬產能增長并沒有停滯不前,有數據顯示,截止到7月末,我國生豬產能已經恢復正常,提前實現了預期目標,能繁母豬增長至4564萬頭,達到往年同期水平的102%,生豬存欄數量增長至4.39億頭,達到了正常年份水平的99.4%,在供強需弱的背景下,生豬產能大幅度的增長,對于豬價可以說是致命的!

  要命的不光是產能的瘋狂增長,豬價持續大跌引發的連鎖效應,更是加劇了當前生豬價格的下跌衰敗。這兩天網友反饋最多的消息,就是感覺當前豬肉不好吃了,原來的豬肉口感是鮮嫩爽口,如今的豬肉是老硬干才,吃起來還有一股腥味。有人說這是大肥壓欄的結果,生豬壓欄越久,口感就會越差。其實了解生豬市場的朋友都知道,這個和超欄牛豬并沒有太大的關系,先不說牛豬已經消耗殆盡,即便牛豬再怎么壓欄,腥味是不會有的。

  豬肉出現腥味,而且老硬干才只能有兩個原因,一個是母豬肉一個是公豬肉,公豬就不用說了,數量稀少,投放市場影響甚微,大批量的上市根本是不可能的。那么導致豬肉口感下降就只剩下一個原因了,那就是淘汰母豬正在大量上市。


  規模豬企也扛不住了?

  由于豬價持續大跌,跌破養殖成本防線,飼料價格持續上漲,市場看空情緒發酵,特別是東北,華北,西南產區,6元一斤的價格出現,不僅個體散戶日子不太好過,就連規模豬企恐怕也是難以支撐。按照目前的飼養成本,規模豬企出欄成本普遍多在8~9元/斤左右,也就是說,一頭300斤的生豬出欄,按照當前的生豬價格出欄豬企頭均虧損或達千元,更不要說那些之前高價補欄的二次育肥。

  為了避免損失,目前各大豬企都在加大主動產能去化,而劣勢產能的三元母豬,后備母豬就成為了大家淘汰的主要對象。某國內生豬行業資深人士表示,淘汰低效猛豬乃是是正常操作,主動去化有利于當前生豬產能的降溫,目前東北,華北產區都在大量淘汰劣勢母豬,不過最近河南區域規模豬企淘汰數量有所加劇,對于當前生豬市場或將造成一定的影響,但是總體影響應該不會太大。

  此外,在西南區域,由于產能增長明顯,豬價超跌出現,散戶棄養也是時有發生,不過主要發生在養殖密集區域,主要表現為母豬轉肥出售,規模化豬企目前沒有棄養行為,主要還是加劇劣勢母豬淘汰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四川生豬屠宰數量已經達到往年同期正常水平,某屠宰企業負責人透露,原來一天的屠宰數量在500~800頭,如今日屠宰數量達到了1500~1600頭,高峰時期屠宰日均甚至達到了2500~3000頭,足以可見,大量的生豬出欄,對于接下來豬價下行的壓力會有多大。

  02.國家再次啟動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工作

  針對生豬價格低位運行,近期國家將再次啟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。

  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8月30日下午發布消息:近期生豬價格低位運行,豬糧比價在5:1~6:1之間,處于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。按照《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》規定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商務部將會同農業農村部、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再次啟動年內中央豬肉儲備收儲工作,并將督促指導各地加大工作力度,及時開展地方豬肉儲備收儲工作,上下聯動形成“托市”合力,切實保障生豬市場平穩運行。

  上述消息提到,當前,生豬價格水平整體較低,建議有關屠宰企業、肉類食品加工企業等抓住有利時機,及時補充庫存;建議養殖場(戶)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決策,將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。

  03.豬價撥云又見霧,后市行情能否反彈?

  豬價下行趨勢已定,9月份豬價是否還有反彈可能?上海鋼聯農產品網分析師表示,雖然今年豬肉價格下行,消費量及購買力表現確實有所回升,且現階段大家對于消費提升有所預期,主要是集中在開學季以及中秋國慶備貨,但市場對此應該更加謹慎看待。

  所謂高校開學季,學校餐飲和食堂的提前備貨仍多以凍品為主,對鮮品的行情支撐或許只有幾天的備貨周期,所以豬價上漲可能是曇花一現。再來聊聊中秋國慶節日效應,中秋(9月21日)與國慶(10月1-7日)的節日消費似乎是當前消費端的重頭戲,據市場反饋大型節日的備貨期多為15-20天;目前全國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仍較嚴格,雖然多地中高風險區解封,但旅游及出行預期恐難達到預期,去年以來的節日效應似乎早早就失去了魔力,所以雙節拉動的消費上漲還是比較受限。目前生豬供應環境寬松,豬價上漲空間十分有限,隨后或將重新震蕩下行。

  綜上所述,當前市場雖逐漸接受下行趨勢的行情,但有很多人還在等待,縱觀整個下半年,產能恢復如此向好,養豬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;而對于豬價而言,后市行情難言樂觀。從基本面的情況來看,現貨價格或仍未見底,即使后市消費如期而至,豬價上漲會有但漲幅預期不會太高,而低點仍有可能會被打破。

鄭重聲明: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,僅作為參考,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系我們處理!

為您推薦